临床执业医师考试
首页临床执业(助理)医师复习指导复习指导> 内容
2021年临床执业医师考试《生理学》知识点(5)|医学考试网

京师杏林医学考试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关于“2021年临床执业医师考试《生理学》知识点(5)”的相关内容,请大家查收!

突触后电位及其产生机制

1.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PSP):是指突触后膜在某种神经递质作用下产生的局部去极化电位变化。其产生机制是兴奋性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的相应受体,使递质门控通道(化学门控通道)开放,后膜主要对Na+的通透性增大,发生净内向电流,从而引起后膜的局部去极化。

2.抑制性突触后电位(IPSP):是指突触后膜在某种神经递质作用下产生的局部超极化电位变化。其产生机制是抑制性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使后膜上的递质门控氯通道开放,引起外向电流,结果引起后膜的局部超极化。此外,IPSP的形成还可能与突触后膜钾通道的开放或钠通道和钙通道的关闭有关。


微信图片_20210226141546.png

以上就是京师杏林医学考试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1年临床执业医师考试《生理学》知识点(5)”的全部内容。

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关于“临床执业医师考试”方面的政策动态、精华资料及备考技巧,请关注“京师杏林医学考试网”或关注“京师杏林教育”公众号,我们将为您呈现最新临床执业医师考试的相关资讯。

微信图片_20210305134853.jpg


距2022年 医师综合考试二试 考试还有

000

2022/11/13

  • 免费课程

  • 近期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