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执业医师考试招生方案
首页中西医执业(助理)医师复习指导备考经验> 内容
阴阳格拒的理论含义

阴阳格拒是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考试中的重要内容,京师杏林医学教育网小编为您整理阴阳格拒的理论含义这篇文章,希望对中西医执业医师考试的考生有所帮助!

阴阳格拒,是阴阳失调病机中比较特殊的一类病机,主要包括阴盛格阳和阳盛格阴两方面。主要由于某些致病因素作用下,引起阴和阳的一方盛极或阴和阳中的某一方虚弱至极,阴阳强弱悬殊,盛者壅遏于内,将另一方排斥格拒于外,迫使阴阳之间不相维系,从而形成真寒假热或真热假寒等复杂的临床现象。

阴盛格阳,即阴阳内外格拒。系指阴寒之邪盛极于内,逼迫阳气浮越于外,相互格拒、排斥的一种病理状态。其疾病的本质虽然是阴寒内盛,但由于其格阳于外,故其临床表现,反见面红烦热、欲去衣被、口渴、狂躁不安等热象。因其阴寒内盛,格阳于外所致,故为真寒假热。

此外,阴盛于下,虚阳浮越,亦可见面红如火,称为戴阳,亦是阳虚阴盛,阴阳之间不相维系的一种表现。临床上应用“热因热用”的方法来治疗真寒假热病证。针对疾病的本质,用热性的药物治其真寒,真寒一去,阴阳格拒消除,假热症状也随之消失。

阳盛格阴,系指邪热内盛,深伏于里,阳气郁闭于内,格阴于外的一种病理状态。多见于热病的热盛至极,反见“热极似寒”的四肢厥冷、脉沉伏等寒象。由于其疾病之本质是热盛于里,而格阴于外,故称为真热假寒。这种四肢厥冷,又称之为“阳厥”或“热厥”。临床上应用寒凉的药物治疗具有假寒现象的病证,即“以寒治寒”。针对疾病的本质,用寒凉药物清其真热,里热一清,阳气外达,阴阳格拒消失,假寒之象亦自然消失。

“阴阳格拒的理论含义”由京师杏林医学教育网小编为您整理,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还不错,可以分享给身边的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朋友。

 


距2021年 执业医师综合笔试 考试还有

000

2021/8/20

  • 免费课程

  • 近期直播